本帖最后由 喜洋洋 于 2013-9-4 18:59 编辑
在古代状元的选定上,学识固然是基础,但却不见得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。而名字,却可能改变了这些学子们的命运。
下面,张恕老师就盘点一下那些因为名字而走运的状元们。
一、因为名字捡来的状元
明朝永乐二十二年的殿试,主考官原拟的第一名是孙曰恭。但朱棣看到名单后,因错把“孙曰恭”看成了“孙暴”,触动了自己武力夺取皇位的心思,害怕人们议论他残暴,硬是把孙曰恭换下,换上了隐含着“刑政宽和”意思的邢宽,并钦点为状元。
二、考官拍马屁,好寓意之名带来的状元
清光绪二十九年,正逢慈禧太后七十大寿。这一年的殿试中,考官们发现有个叫王寿彭的应试举人,觉得这个名字寓意很好,肯定能讨得慈禧太后欢心。
寿彭有“寿比彭祖”之意(彭祖是传说中的老寿星,活了880多岁。)与姓氏“王”结合,有我王万寿无疆之类的效果。
于是,考官们就将王寿彭拟为第一名,进呈太后御审。慈禧一看这个名字,果然是“正中吾心”,如考官们所愿,钦点王寿彭为状元,并嘉奖了考官。
三、临时改名,捡了个会元
有的人为了考中,那可真是煞费苦心,无所不用其极。能否考中,就要看他们的方法用对了没有。就说这位吧,临考前改了一下名字,就捡了个会元。
有个孙姓举人很会投机取巧。他参加考试时,正逢咸丰皇帝刚刚即位,就立即悄悄将自己改名为“孙庆咸”(庆祝咸丰皇帝)。
虽然,他的文章平平,未见高明。但凭着“孙庆咸”这个名字,就让为讨新主子欢心的考官们一路大开绿灯,将他取为会试第一名。
四、正合时机,名字成就了末代状元
清光绪三十年的殿试状元是刘春霖,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。
相传,考官们原来拟的状元是广东人朱汝珍。就因为慈禧最恨光绪帝的珍妃,所以看到朱汝珍名字中也有一个“珍”字心中不喜,再加上他又是广东人,令慈禧联想到太平天国的洪秀全,维新派康有为、梁启超,高举反清大旗的孙中山……,这些“首逆”都出自广东,广东人简直就是她的克星,是无法容忍的。于是,朱汝珍就这样失去了状元的资格。
而当慈禧看到直隶肃宁人刘春霖的卷子后,却是频频点头。
因为当时正逢大旱,急盼一场春雨,“刘春霖”之名的“春风化雨、甘霖普降”之意正可谓适逢其时;而地名“肃宁”有“肃静安宁”的太平寓意,这对烽火四起、摇摇欲坠的清王朝,也是大吉大利之兆。 就这样,刘春霖成了钦点的状元。
文/张恕老师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