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11-09-16 07:50:00作者:新闻来源:大洋网-广州日报
9月8日,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内,患儿的爷爷向记者展示深圳市儿童医院给患儿拍的X光片。患儿家属对深圳市儿童医院多次拍摄X光片的做法表示质疑。 新华社记者吴鲁摄
深圳市儿童医院病历:建议造瘘。记者轩辕摄 (资料图片)
事件折射出对立的医患关系 粤卫生厅副厅长坦承大检查大处方普遍存在
围绕着“8毛钱治好了10万元的病?”这一事件诞生出的“八毛门”引起公众广泛议论。此事目前仍未落幕,事件更是折射出患者对医院的不信任,以致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大多数人不去质疑八毛钱治好病的合理性,马上将舆论的炮火对准医院。
目前事件的负面效应已显现,有好几例患者因不相信医院而拖延了治疗。“八毛门”显示出的医患信任危机如果任其发展,必将损害正常医疗秩序,医患“两败俱伤”。那不信任从何处而来?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坦承,目前医院的大检查和大处方普遍存在,是非常严峻的问题,但责任不仅在医院,更多应“拷问”制度。文/记者卢文洁、鲍文娟
“八毛门”引爆
对医疗制度不满
“八毛门”首次曝光是在今年9月7日,有媒体以“婴儿病情误诊要做10万元手术 最终吃8毛钱药痊愈?”的标题报道事件,在导语里写道:“深圳市儿童医院给孩子拍了十几张X光片后,要求给出生仅6天的新生儿做一场大手术,手术费用可能超过10万元。然而学医的陈先生隐约觉得有蹊跷,他拒绝了手术,并带孩子到广州治疗,结果仅用8毛钱的药治好了孩子的病。”
10万元手术费与8毛钱间的巨大反差,引起公众对此事的极大关注,报道马上在网络上热传,引发微博热议。记者留意连日来的网络反响,发现事件首次曝光后少有人质疑“八毛钱治好病”的合理性,舆论很愤怒,基本上都是一边倒地指责医院。
深圳儿童医院无奈呼吁:
医患之间要互相信任
近一周来,深圳儿童医院倍感困扰。在“八毛门”事件曝光后,社会舆论一时间哗然,给该院带来巨大压力。
5日内接连出现了三起家长拒绝手术治疗的病例,而这在该院以前是非常罕有的。该院外二科任锋医生说,9月10日下午2时,任锋接诊了另一名10岁的阑尾炎患儿,当时出现了局限性腹膜炎,符合急诊手术指征,但家长拒绝手术要求再观察两三天,还质疑“难道药物不能治好这个病吗?”医院只好继续每隔几个小时进行例行观察,而到当日下午5时左右,女孩症状明显加重,而直到晚上11时30分左右,孩子疼得满床打滚了,家长终于同意手术。在手术中,医生发现孩子阑尾已膨大至拇指粗,“再过几个小时就可能穿孔了”。
深圳市儿童医院无奈地发出呼吁,希望“八毛门”不要对市民的就医理念造成负面影响,医患之间要互相信任,通力合作共同面对疾病。
卫生厅副厅长:大检查大处方普遍存在
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一直在微博上关注“八毛门”事件。昨日他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,面对记者抛出的“您觉得部分公众为何不信任医院?症结在于医疗的过度市场化吗?您承认目前医疗体系中存在大检查、大处方、滥用药物等过度医疗现象的存在吗?”等问题,廖新波认为“八毛门”不能直接和医德挂上钩,但公众对医院大检查、大处方的不满是不可回避的问题。
“大检查是存在的,主要分为四个原因:一是完全的大检查,为了奖金和医院的发展基金、人才发展和科学研究,因为政府的投入不足和没有投入,是医院走市场化道路的结果;二是医生为防止医疗纠纷发生之后的一种事前防范,是‘举证倒置’的结果;三是民众要求,尤其是有医疗保障之后的一种需求释放;四是有通过大检查来获取回扣,这是一种道德的问题。”
廖新波也承认“大处方”的存在,而且相当普遍,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,缘于“以药养医”政策和政府的补偿政策、扭曲的医疗价格政策没有体现医生的知识价值所造成。
廖新波认为,“大处方”的存在也与“大检查”成因相似,而大检查更有市场,很多医院“盲目”地购买大型设备,有设备就有资金来源,就可以还贷,甚至可以分红。
但廖新波也提到,患者把不满和怨气全部撒到医院是不合理的,“不仅仅是医院的问题,更多的是制度的问题!”
医师协会专家:
害群之马不超过1%
中国医师协会医疗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副总干事邱蓬鹭表示:“一名医学院毕业生,从成为主治医生大约要6~7年的时间,进而成为主任医师,天梯是非常狭窄的。医学有其复杂性,因人因事因时因机构对病情有不同的判断。”
邱蓬鹭说:“医疗是稀有资源,更需要保护,否则对社会的伤害更大。全国340万医师队伍里,害群之马不超过1%。”
针对“八毛门”事件,她表示,建议陈先生先为孩子办理少儿医保,可分担一部分的医药费用,同时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。她说,患者确实有权利去质疑,但是由于缺乏医学背景,很难听懂,即使有一定的医学知识,但是不同科室也很难体验,加上社会现实,本能对医生产生了不信任。
她表示,“这其实与医疗机构一直不太重视公共关系处理,医生和患者之间沟通缺乏相关的专业环节”。
她告诉记者,深圳是国家关于建立“医患纠纷社会管理体系”的试点,具体内容包括“医疗责任险”、“人民调解”、“第三方调解制度”等。而目前,深圳已经在全市12家医院设置了医调室,由司法局所聘请的专职人员作为中立方来调解医患之间的沟通,以避免双方的情绪化冲突。而深圳市宝安区已尝试在司法系统下建立“第三方医调纠纷专家鉴定库”,以保证医疗鉴定结果的公正客观性。
陈先生:自身案例为个案
患儿家属陈先生在了解到有家长拒绝为孩子进行手术时深感不安。他本身也是医生,他昨日告诉记者,目前很担忧自己的案例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,也影响到其他患儿家长的判断。他昨日多次强调说,自己的案例只是个例,很担心其他不懂医学的家长不听医生的建议,而延误自己小孩病情。他说,“建议家长们还是要听医生的,我也是听从了广州医生采取保守治疗的建议,而不是自己下的判断。”
他说,深感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,尽管不乏客观公正的报道,但是也有的是为了吸引眼球,令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已经治愈,“我的孩子并未治愈,而是目前根据广州专家的建议,实行保守治疗,如果被确诊为巨结肠,要等到孩子再大一点再做根除术。”。他说,不想再引起对深圳儿童医院的负面影响,但是他本人有选择医院的权利。
信任危机或致医患两败俱伤
广州地区某三甲医院一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专家说,他从医30多年,以前医生在患者面前享有绝对的权威,患者一般都很相信医生。但近几年医患间的信任度却急速下滑,医患的信任危机不仅会影响到医疗秩序,而且反过来也会伤害患者,可以说双方两败俱伤。
|